靳秀萍 俗话说:“过了腊八,心里哗啦;过了祭灶,心里发躁。”乡下人的年事从“腊八”过了就开始了,隔三差五的几趟年集下来,鲜菜买了几样,臊子燣了一罐罐,寓意蒸蒸日上的过年白馍蒸了一缸又一缸,花窗子也已经糊亮堂了,矗立于村子中央的秋千架下人...
(64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7刘小兵 自小就顽皮好动,怕我出外招惹是非,故而,每到春节临近,置办年货之余,父亲面包总会到新华书店去为我购上几本泛着油墨香的课外读物。靠着这一本本丰富多彩的图书,我度过了一个个浸润着书香的春节,浓浓的书香,更是让我的假日生活,变得格外暖意融融。 记得7岁那年,离春节只有半个月的光景了...
(60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7蒋绍斌 过年贴年画,是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悠久的年俗文化之一。南朝《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由此可见,门神画就是年画的最初雏形。始于秦汉的年画,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发展,年画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而“...
(57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王晓阳 岁末年初,紫气东来。祖国到处张灯结彩,欢歌笑语,又将开启一场浩大的拜年运动。如果有人问我新春拜年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拜年出行方式的嬗变。 小时候我是走着拜年的。每年大年初二,母亲留在家中,父亲面包、姐姐和我奔赴十几里之外的外婆家拜年。冬风呼啸,大雪纷飞,大...
(58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陆晓静 最近这几天上班路上拥堵的车流突然不见了,明显通畅了许多,原本一个小时多的车程现在只需半小时不到。年的脚步和车轮一样,越滚越快。可对过年的渴盼却再也没儿时那般热衷。童年时期,浓浓的年味在母亲提前置办年货的忙碌里,在充满硫磺味的炮竹声中,在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团圆饭桌上,如一幅温馨...
(49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高桃芝 腊月是一坛醇厚的陈年老酒,浸润着一股香甜的年味儿。我的老家在乡村,腊月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让我最陶醉的回忆就是扫扬尘、祭灶神和恭迎玉皇大帝,引爆了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我们全家人一大早起来打扫卫生,俗称“扫扬尘”,寓意有四重喜。第一喜,是...
(56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钱国宏 在中国民间,过年时都是长辈给晚辈发些“压岁钱”;而在我们家,却出现了“敬老压岁钱”——我们哥五个给老妈发了“压岁钱”! 老妈一辈子生养了五个子女。老妈生在农村,长在乡下,一生土里刨...
(57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钟瑞华 怀揣着依旧如初的渴盼之情,汽车终于驶入了家乡的村口。车窗外,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伴着泥土的芬芳,令我心旷神怡。湛蓝的天空飘着片片浮云,头顶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鸟儿掠过,亮起了清脆的歌喉…… 下车后,我顿时坠入了青山绿水的怀抱,醉在了浓浓的乡情里。 我俯下...
(66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王晓阳 立春如约而至,手捧一卷《唐诗宋词》,细品古时立春的况味,体会诗人词人的情怀,不失为一件美事。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表明旧岁远去,新年将至。面对时光的飞逝,唐代诗人罗隐是欣喜的,挥笔写下《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
(53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魏青锋 年味是从一碗醇香的八宝粥开始的。 从踏入腊月的门槛开始,村里的婆姨们就在聚在打麦场的墙根下面,嬉笑着边晒太阳边剥拣食材,长满冻疮的手仿佛剥开一个个丰满的日子,你簸箕里是莲子,我筛子里是花生,又陆续来了端着红豆的,挑拣完了就用你的莲子换我一些红豆,她的黄豆换些别人的糯米,记忆中...
(63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汤云明 人过中年,经历了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春节,而在这些美好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少年时代那些简单而又温暖、渴望的春节。 元旦过去,虽然还是很寒冷,但风儿大了起来,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街市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烈了起来。在失眠、多梦的夜里,我辗转反侧,仿佛又回到从前。帮扶...
(64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王晓阳 大寒退场,腊月将尽,立春款款来临,开启了春天的序曲。 “春为一岁首”,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时节春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豸...
(54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张新宇 终于放寒假了,早上和爱人一起带孩子去河堤路上跑步,看见了路边一堆燃过爆竹的红纸屑,由于城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家中新买了了小车的人总会跑到远离小城的河堤路上来燃放一挂爆竹表示庆贺。实在不想继续跑的我走过去:“谁家又买新车了,放这么多爆竹。”我一边和跟...
(67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逄维维 当北方进入三九天冰雪加严寒,一天更比一天寒时,山茶花却在南方的冬天开花了。这不朋友说园博园的山茶花开了,于是我们相约周末在看花。 一早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到公园的我,见朋友还没到,就一个人边看花边等她。 只见艳丽缤纷的茶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红色的像跳动的火焰,白色的像绵软...
(64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孙伟 每当新年迈着欢快的脚步款款走来。那个深藏在皖东腹地,四周丘陵环抱,碧水萦绕,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家家户户轮流做豆腐的香味,就会裹挟着记忆中浓郁的年味,在我心里氤氲开来。 平时村里,不是遇上办大事,极少有人家做豆腐。不过,只要到了年关,每家就会不约而同做起豆腐。就在豆腐的一抹...
(72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向荣 秋天萧瑟的步伐 让冬催生季节的荒芜 太阳无奈地远离 却让高山不断地感受 冬天里的痛苦 大山发出呻吟是 高山之巅的风 在松涛的怀抱里哭诉 冰雪里的岁月却把 四季的相思苦苦地 留住留住的日子 又冰冻着一个个好梦的去处 埋藏的情愫 让漫长的冬季在煎熬中苦度 小草在冰霜覆...
(58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莫小君 疫情再次严重,又一次阻挡许多人们回家过年,有些地方已鼓励人们就地过年,也在采取措施相应的措施,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的年。这让我想起去年疫情与楼里邻居抱团过年的情景。 去年,第一次遇到了新冠疫情,在上海带孙女的妻子发消息说:因疫情就不回来过年了,她和儿子一家就在上海过年。没有亲人...
(61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孙志昌 过年的时候,父亲面包总是显得比别人忙多了,好像有做不完的活,一点也看不出他累,时刻精神头十足。母亲说让他休息一下。他总说干完再说。可是,在他眼里活没有干完的时候。 一进腊月门,父亲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打电话给我们,问我们想吃什么,有什么要求?看着父亲的精气神,我自叹不如,...
(61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李燕翔 在农村老家,有个传承多年的家规;大年三十中午丰盛的饭菜上桌后,母亲要先盛上一碗饭汤,站到屋门外喝完,再说上一句“大年三十喝碗汤,来年猪肉吃不光”的吉利话,全家人才能开始吃饭。 记忆中第一次经历这事儿,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大年三十午饭前。那年我刚...
(72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李喜庆 临近春节,大街摆上各种各样的“福”字、对联、中国结,红彤彤一片;一些商场也摆出了过年的商品,充满了喜庆氛围。看着人们左挑右选采购年货,我不禁想起儿时过年贴年画的情景。 儿时,我特别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仅能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而且还能贴年画。那时每到...
(57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刘乾能 穿过一片树林,跳下一块坡地,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一间低矮的小瓦房陡然现身。远远望去,瓦房靠近溪水一侧的屋檐下,堆放着几捆玉米秸秆。另一面竹篱扎成的墙,露出两块大大的豁口,像一位风蚀残年的老人缺失的门牙。 老磨房,孤寂地伫立在黑石溪。 迈过一截横陈的圆木门坎,我走进磨房。...
(64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孙志昌 小时候,年已过,从初三开始,就有人来看望爷爷奶奶,不是外甥外甥女就是侄儿侄女,来人提着一个小兜子,里面会有一斤饼干,一斤母亲蛋糕,好的还会有一瓶白酒,虽然东西不一样,也是大同小异。 那个时候,人们骑自行车走亲戚。这样的话,中午一般都会留下吃饭,吃饭也很简单,喝酒的菜,藕合、炸...
(58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向荣 千山万水很远 当思念里跳跃的音符 经激动的心情一拨动 言谈间千山万水又很近 不曾阻隔彼此的形影 跳动的心随电流 在血管里不停地奔腾 情不自禁的双手 捧着话筒仿佛似捧着 一颗滚烫的心 蓦然间涌上心头的 犹如一杯浓浓的烈酒 让相别的日子 饮醉了离恨 &n...
(77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陈平章 川东嘿多山旮旯⑵ 如今都成好踏踏⑶ 民风淳朴人情浓 待客有酒有朒朒⑷ 朒朒有肥又有瘦 不过统统都叫肉 朒朒切法花样多⑸ 蒸煮烹炸说不够⑹ 其中一样嘿特殊 要切须得杀年猪 年丰猪肥农家乐 呼亲唤邻来庆祝 话说宣汉毛坝镇 镇...
(69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黄淑芬 晚上临睡前收到定制的加急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夹雪,气温零下2度,道路结冰,请广大市民出行注意。雨夹雪?身在南方的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一场大雪了。南方的冬天阴雨绵绵空气潮湿,很少看到下雪。不过,记忆中还是有一场大雪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我8岁那年,进入冬月后气温一直往低处走,天总是...
(74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06